魏初简介,魏初的诗词全集-诗人

李白

魏初wèi chū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本    名
魏初
字    号
太初
所处时代
元代
出生地
宏州顺圣
主要作品
《木兰花慢·笑功名谩我》 《水龙吟·玉峰千古高寒》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木兰花慢·记凤凰城下》 《木兰花慢·记当年分陕》 等

人物生平

魏初是金末翰林修撰魏璠的从孙,魏璠曾被元世祖征聘到和林问策,向元世祖推荐名士60多人。逝世后,谥号靖肃。 魏初爱好诵读诗书,尤其擅长于朗诵《春秋》,朗诵起来激情饱满,铿锵有声。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朝廷刚刚建立中书省,就征聘他为椽史,兼执掌文书记录。不久,因祖母年迈而辞去官职,隐居乡下教授诗书。 当时,朝廷下诏,令左丞许衡、学士窦默以及京师的各位儒士各自陈述历史所记载的前代帝王的嘉言善政,挑选进宫侍读之士。主管部门举荐魏初前来应诏,元世祖敬重魏璠的声名,把他和古代忠直之臣相提并论,询问得知魏初是魏璠的后人,感叹勉励很久,于是任命魏初为国史院编修官,不久又官拜监察御史。他上任后马上上书朝廷:所谓法,乃国家管理天下的有力工具,而御史台正是维护国家法制威严的部门。如今国法还没有制定,各部门办事没有法律可依据,当务之急,朝廷应该马上组织人员参酌修订,然后颁行天下。

人物事迹

元世祖曾经在上都行宫宴请群臣,席间下令:如果有谁不能满饮大杯的,就把自己的帽子衣服脱了。魏初上疏说道:“臣听说君主就好像天,臣下就好像地。尊卑之礼仪,不可不严肃对待。现在朝廷内有太常,有史官,有起居注,来规范典制礼仪,记录朝廷言行;朝廷外有高丽、安南的使者入朝进贡,来观摩我中原大国的礼仪。昨天臣听说陛下赐宴给大臣时威仪不太严谨,这实在不是尊朝廷、正上下的应当之举。”条陈上奏之后,元世祖欣然采纳,并宣谕身边近臣,从此以后不要再有类似举动。 当时,襄樊地区还没有攻下来,军队招募百姓为兵,有人奏请从大兴开始招募。魏初进言说道:“京师乃天下之本基所在,关键要使它殷富昌盛。现在刚刚建国不久,怎么可以轻易骚乱扰动呢?”于是朝廷下令免除招募大兴之兵。魏初又进言道:“依据旧例,平常的参官各州刺史,刚上任三日,就要举荐一人来代替自己。况且监察风纪的官职与一般官员不一样,臣奏请从今往后,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年,必须举荐一人代替自己。对所举不当之人进行惩罚,这样,不仅可以砥砺风节,也可以为国家选取优秀人才。”他举荐劝农副使刘宣代替自己,自己则出任陕西四川按察司事、陕西河东按察副使,后入朝担任治书侍御史。此后,魏初又以侍御史的身份在扬州管理御史台的事务,后被擢升为江西按察使,不久又官拜侍御史。后到建康,被任命为中丞,逝世于任上,终年61岁。

史籍记载

魏初,字大初,弘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从祖璠,金贞佑三年进士,补尚书省令史。金宣宗求直言,璠首论将相非人,及不当立德陵事,疏奏,不报。后复上言:“国势危逼,四方未闻有勤王之举,陇右地险食足,其帅完颜胡斜虎亦可委仗,宜遣人往论大计。”大臣不悦而止。阅数月,胡斜虎兵不来,已无及,金主悔焉。金将武仙军次五垛山不进。求使仙者,或荐璠,即授朝列大夫、翰林修撰,给骑四人以从。至则仙已遁去,部曲亦多散亡,璠抚循招集,得数千人,推其中材勇者为帅长,仍制符印予之,以矫制自劾,金主谓其处置得宜。继闻仙率余众保留山,璠直趣仙所宣谕之。或谗于仙,谓璠欲夺其军,仙怒,命士拔刃若欲鏦璠然,且引一吏与璠辨。璠不为动,大言曰:“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将军纵不加礼,奈何听谗邪之言,欲以小吏置对耶!且将军跳山谷,而左右无异心者,以天子大臣故也,苟不知尊天子,安知麾下无如将军者?不然,吾有死,无辱命。”仙不能屈。璠复激使进兵,不应。比还,金主已迁归德,复迁蔡州。金亡,璠无所归,乃北还乡里。庚戌岁,世祖居潜邸,闻璠名,征至和林,访以当世之务。璠条陈便宜三十余事,举名士六十余人以对,世祖嘉纳,后多采用焉。以疾卒于和林,年七十,赐谥靖肃。 初,其从孙也,璠无子,以初为后。初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比冠,有声。中统元年,始立中书省,辟为掾史,兼掌书记。未几,以祖母老辞归,隐居教授。会诏左丞许衡、学士窦默及京师诸儒,各陈经史所载前代帝王嘉言善政,选进读之士,有司以初应诏。帝雅重璠名,方之古直,询知初为璠子,叹奖久之,即授国史院编修官,寻拜监察御史。首言:“法者,持天下之具,御史台则守法之司也。方今法有未定,百司无所持循,宜参酌考定,颁行天下。” 帝宴群臣于上都行宫,有不能釂大卮者,免其冠服。初上疏曰:“臣闻君犹天也,臣犹地也,尊卑之礼,不可不肃。方今内有太常、有史官、有起居注,以议典礼、记言动;外有高丽、安南使者入贡,以观中国之仪。昨闻锡宴大臣,威仪弗谨,非所以尊朝廷、正上下也。”疏入,帝欣纳之,仍谕侍臣自今毋复为此举。时襄樊未下,将括民为兵,或请自大兴始。初言:“京师天下之本,要在殷盛,建邦之初,讵宜骚动!”遂免括大兴兵。初又言:“旧制,常参官诸州刺史,上任三日,举一人自代。况风纪之职与常员异,请自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遂举劝农副使刘宣自代。出佥陕西四川按察司事,历陕西河东按察副使,入为治书侍御史。又以侍御史行御史台事于扬州,擢江西按察使,寻征拜侍御史。行台移建康,出为中丞,卒,年六十一。 子必复,集贤侍讲学士。

作品

小令 【黄钟】人月圆 为细君寿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来又到,吴头 楚尾,风雨江船。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 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 夜煮茶。

生平

魏初是金末翰林修撰魏璠的从孙,魏璠曾被元世祖征聘到和林问策,向元世祖推荐名士60多人。逝世后,谥号靖肃。

魏初爱好诵读诗书,尤其擅长于朗诵《春秋》,朗诵起来激情饱满,铿锵有声。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朝廷刚刚建立中书省,就征聘他为椽史,兼执掌文书记录。不久,因祖母年迈而辞去官职,隐居乡下教授诗书。

当时,朝廷下诏,令左丞许衡、学士窦默以及京师的各位儒士各自陈述历史所记载的前代帝王的嘉言善政,挑选进宫侍读之士。主管部门举荐魏初前来应诏,元世祖敬重魏璠的声名,把他和古代忠直之臣相提并论,询问得知魏初是魏璠的后人,感叹勉励很久,于是任命魏初为国史院编修官,不久又官拜监察御史。他上任后马上上书朝廷:所谓法,乃国家管理天下的有力工具,而御史台正是维护国家法制威严的部门。如今国法还没有制定,各部门办事没有法律可依据,当务之急,朝廷应该马上组织人员参酌修订,然后颁行天下。

元世祖曾经在上都行宫宴请群臣,席间下令:如果有谁不能满饮大杯的,就把自己的帽子衣服脱了。魏初上疏说道:“臣听说君主就好像天,臣下就好像地。尊卑之礼仪,不可不严肃对待。现在朝廷内有太常,有史官,有起居注,来规范典制礼仪,记录朝廷言行;朝廷外有高丽、安南的使者入朝进贡,来观摩我中原大国的礼仪。昨天臣听说陛下赐宴给大臣时威仪不太严谨,这实在不是尊朝廷、正上下的应当之举。”条陈上奏之后,元世祖欣然采纳,并宣谕身边近臣,从此以后不要再有类似举动。

当时,襄樊地区还没有攻下来,军队招募百姓为兵,有人奏请从大兴开始招募。魏初进言说道:“京师乃天下之本基所在,关键要使它殷富昌盛。现在刚刚建国不久,怎么可以轻易骚乱扰动呢?”于是朝廷下令免除招募大兴之兵。魏初又进言道:“依据旧例,平常的参官各州刺史,刚上任三日,就要举荐一人来代替自己。况且监察风纪的官职与一般官员不一样,臣奏请从今往后,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年,必须举荐一人代替自己。对所举不当之人进行惩罚,这样,不仅可以砥砺风节,也可以为国家选取优秀人才。”他举荐劝农副使刘宣代替自己,自己则出任陕西四川按察司事、陕西河东按察副使,后入朝担任治书侍御史。此后,魏初又以侍御史的身份在扬州管理御史台的事务,后被擢升为江西按察使,不久又官拜侍御史。后到建康,被任命为中丞,逝世于任上,终年61岁。

笑功名谩我,都几许、竟匆匆。记玉佩红*,长安陌上,人指青*。归来买田故园,尽人间社燕与秋鸿。唤奴*鱼溪上,看儿种豆村东。算来何物是穷通。只有读书功。爱杖履风流,崖西古石,舍北长松。宦尘千丈如海,更何心、鞍马避奴童。万古醉

《水龙吟·玉峰千古高寒》

玉峰千古高寒,浮花细叶难相称。风流不减,谢家林下,蔼然辉映。最关心,岁时伏腊,频繁荐敬。笑人间儿女,那知许事,空脂粉,香成阵。惭愧儿郎草草,满金杯、绿浮春莹。此心但愿,旁*亲旧,年年康胜。一曲龙吟,又传佳话,尊前试听。道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木兰花慢·记凤凰城下》

记凤凰城下,走飞骑、扈龙舟。正春水生波,头*落雪,风偃貂裘。西南*司高选,自并汾以去数君侯。处处随车有雨,行行白简生秋。今年冠盖驻梁州。民物沸歌讴。看绿水平田,人家烟火,桑柘鸣*。辉辉虎头黄节,道看看、飞下日边头。尽把中

《木兰花慢·记当年分陕》

记当年分陕,拥飞盖、入长安。把渭北终南,秦宫汉阙,都入凭兰。追随大浑几日,又嘉陵山色上征鞍。杨柳离亭痛饮,梅花乐府新翻。一封丹诏五云间。全晋动河山。看匹马横秋,弦轰霹雳,虎卧斑斓。生平此心耿耿,道君恩未报敢投闲。袖里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