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字意思拼音读音、组词解释及笔画数,念什么

读音:suàn
拼音:Suan
繁简转换:蒜
五笔:AFII
五行:木
部外笔画:10
仓颉:TMFF
郑码:EBBK
四角:44991
电码:5537
区位:4366
异体字:䔉,
注音:ㄙㄨㄢˋ
部首:艹
笔画数:13
结构:上下
统一码:849C
笔顺编号:1221123411234
【蒜】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suàn)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基本解释
  • 说文解字
  • 方言
蒜字笔顺:
笔顺读写:横、竖、竖、横、横、竖钩、撇、点、横、横、竖钩、撇、点
英语翻译:garlic

名词

(1) (形声。从艸,祘(suàn)声。本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大蒜、小蒜两种)

(2) 同本义 。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鳞茎有白皮包裹,内有小鳞茎,叫“蒜瓣”。根椐蒜瓣的大小分大瓣种和小瓣种。大蒜种西汉时从西域传入。小蒜种由山蒜移栽,从古已有。蒜苗、蒜苔作蔬菜,蒜头作佐料和入药

蒜,荤菜也。——《说文》

蒜,菜之美者——《齐民要术》引《说文》

(3) 又如:蒜果(蒜头);蒜气(腋下的气味。即狐臭);蒜锤子(禅杖柄上所装蒜头状的锤);蒜条(即蒜苗。蒜的花茎;亦指细长而形似蒜苗者)

(4) 指这种植物的鳞茎 。如:蒜子(蒜头);蒜颗(蒜果。蒜头);蒜押(古时的蒜形坠子。用以押帘)

蒜【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蘇貫切,音算。《韻會》葷菜也。《古今注》蒜,卵蒜也。俗謂之小蒜。《爾雅翼》大蒜爲葫,小蒜爲蒜。《高士傳》太原閔仲叔者,世稱節士,周黨見其含菽飮水,遺以生蒜。

古以銀蒜押簾。《庾信詩》幔繩金麥穗,簾鉤銀蒜條。《文選·顏延年·侍遊蒜山詩註》蒜山在潤州西二里。《干祿字書》蒜俗亦作䔉。

(1)(名)草本植物;地下鳞茎;味辣;有刺激性气味儿:~头|~泥。

(2)(名)这种植物的鳞茎:~苗。



蒜字组词

捣蒜 蒜瓣 蒜黄 蒜薹 蒜毫 蒜苗 大蒜 蒜头 拌蒜 蒜泥 青蒜 装蒜 蒜押

蒜为谜底的谜语

两个小宝宝,头顶两根棍,棍上躺着草。 (打一植物) 小时大家团结紧,长大无奈把家分,衣服帐子全不惜,兄弟各自奔前程。 (打一植物) 姐妹七八个,手扶栏杆坐,脱了白布衫,马上降灾祸 (打一植物) 小二小二戴草帽 (打一字) 上穿青,下穿白,一嘴胡子像老爷。 (打一植物) 四个小孩带草帽 (蔬菜) 两二小,头长草 (打字一) 四个小孩带草帽(打一经济作物)

蒜字组词造句

鸡毛蒜皮造句 蒜薹造句 捣蒜造句 磕头如捣蒜造句 蒜瓣造句 大蒜造句 蒜辫造句 装洋蒜造句 蒜蓉造句 蒜瓣儿造句 装蒜造句 大蒜素造句 青蒜造句 蒜苗造句 蒜泥造句 蒜苔造句 姜蒜造句 蒜黄造句 石蒜造句 蒜头造句 拌蒜造句

蒜字成语

鸡毛蒜皮 装葱卖蒜

蒜的方言集汇

◎ 粤语:syu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n5 [梅县腔] son5 [沙头角腔] son5 [陆丰腔] son5 [海陆丰腔] son5 [东莞腔] son5 [客英字典] son5 [宝安腔] son5 [客语拼音字汇] son4

说文解字

蒜【卷一】【艸部】

葷菜。从艸祘聲。蘇貫切

说文解字注

(蒜)葷菜也。菜之美者雲夢之葷菜。爾雅音義、齊民要術、太平御覽引皆作此九字。音義云。一本如是。今兩存之。大戴禮夏小正。十二月納卵蒜。卵蒜者何。本如卵者也。納者何。納之君也。案經之卵蒜、今之小蒜也。凡物之小者偁卵。禮之卵醬、卽鯤醬。詩之緫角卝兮、謂幼稚也。卝者、說文卵字也。陶貞白云。小蒜名薍子。薍音亂。卽小正卵字。其大蒜乃張騫始得自西域者。本艸。大蒜名葫。小蒜名蒜。葢始以大蒜別於蒜。後復以小蒜別於大蒜。古衹有蒜而已。从艸。祘聲。蘇貫切。十四部。案蒜字當聯葷字之下。今在此者、寫者脫而補於此。或曰當下屬芥葱字。亦大篆從茻之一也。

◎ 粤语:syu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n5 [梅县腔] son5 [沙头角腔] son5 [陆丰腔] son5 [海陆丰腔] son5 [东莞腔] son5 [客英字典] son5 [宝安腔] son5 [客语拼音字汇] son4

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