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字意思拼音读音、组词解释及笔画数,念什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基本解释
- 说文解字
- 方言
名词
(1)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2) 同本义
柱,楹也。——《说文》
剪屏柱楣。——《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
东至于底柱。——《书·禹贡》
散木也,…以为柱则蠹。——《庄子·人间世》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 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柱以白璧。——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柱磉石(支撑柱子的基石);铜柱;楣柱;柱桷(屋柱和椽子);柱梁(柱和梁);柱栋(屋柱与栋梁);柱极(殿柱和正梁);柱楣(茅庐的立柱和前檐;柱和梁)
(4) 像柱子的东西
王以名使括(赵括),若胶柱鼓瑟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水柱;冰柱;花柱
柱【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正韻》直主切《集韻》重主切,𠀤除上聲。《說文》楹也。《廣雅》楹謂之柱。《前漢·成帝紀》腐木不可以爲柱。
又底柱,山名。《書·禹貢》東至于底柱。
又上柱國、柱下史。皆官名。《戰國策》爵爲執珪,官爲柱國。《漢官儀》侍御史爲柱下史。
又《前漢·禮樂志》柱工員二人。《註》柱工,主箏瑟之柱。
又應劭曰:柱下史法冠,一曰柱後,以鐵爲柱也。《蔡邕·獨斷》柱後惠文冠。
又《唐韻》知庾切《集韻》《正韻》冢庾切,𠀤音主。柱夫,草名。《爾雅·釋草》柱夫,搖車。
又《集韻》《類篇》《韻會》𠀤株遇切,音駐。與拄通。掌也,刺也。《前漢·朱雲傳》連柱五鹿君。
又枝柱曰柱。《韓愈·王適墓銘》鼎也不可以柱車,馬也不可以守閭。
1.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柱子。柱石。顶梁柱。
2.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柱。柱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柱字组词
支柱 柱石 水柱 柱子 火柱 脊柱 冰柱 石柱 矿柱 棱柱 烟柱 光柱 砥柱 胶柱柱为谜底的谜语
中国改革十八载(打一字谜) 琢玉妆成一树高(打一字谜)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打一字谜) 植树还应灭蛀虫(打一字谜) 西柏坡北京紧相连 (猜9笔字) 主钉十架引人归(打一字谜) 左边来、少两人,右边往、少两人。 (打一字) 抓先机先占市场 (猜9笔字)柱字组词造句
中流砥柱造句 偷梁换柱造句 擎天柱造句 抽梁换柱造句 一柱擎天造句 胶柱鼓瑟造句 尾生抱柱造句 砥柱中流造句 雕梁绣柱造句 砥柱造句 擎天一柱造句 图腾柱造句 台柱子造句 支柱造句 天柱山造句 大雨如柱造句 门柱造句 石柱造句 蜻蜓撼石柱造句 天柱峰造句 柱子造句 柱石造句 顶梁柱造句 水柱造句柱字成语
中流砥柱 胶柱鼓瑟 偷梁换柱 一柱擎天 砥柱中流 抱柱之信 尾生抱柱 擎天之柱 胶柱调瑟 一柱承天 抽梁换柱 中流底柱 强自取柱 柱天踏地 补天柱地 改柱张弦 玉柱擎天 柱石之坚 埋轮破柱 破柱求奸 改梁换柱 柱小倾大 凿柱取书 束椽为柱柱的方言集汇
◎ 粤语:cyu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cu3 [梅县腔] chu1 [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chu1 chu3 [客英字典] chu5 [陆丰腔] chu1 [宝安腔] cu1
说文解字
柱【卷六】【木部】
楹也。从木主聲。直主切
说文解字注
(柱)楹也。柱之言主也。屋之主也。從木。主聲。直主切。古音在四部。按柱引伸爲支柱柱塞。不計縱横也。凡經注皆用柱。俗乃別造從手拄字。音株主切。
◎ 粤语:cyu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cu3 [梅县腔] chu1 [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chu1 chu3 [客英字典] chu5 [陆丰腔] chu1 [宝安腔] c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