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字意思拼音读音、组词解释及笔画数,念什么

读音:hán
拼音:Han
繁简转换:函
五笔:BIBK
五行:水
部外笔画:6
仓颉:UNE
郑码:XKZI
四角:17772
电码:0428
区位:2615
异体字:䤴,㮀,凾,圅,椷,肣,𠚗,𦜆,𦞞,𦥖,
注音:ㄏㄢˊ
部首:凵
笔画数:8
结构:半包围
统一码:51FD
【函】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hán)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基本解释
  • 说文解字
  • 方言
函字笔顺:
笔顺读写:横撇/横钩、竖钩、点、提、撇、点、竖折/竖弯、竖
英语翻译:correspondence; a case; a box

名词

(1)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2) 同本义

圅,舌也。——《说文》

若合而函吾中。——《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

口上曰臄,口下曰圅。——《通俗文》

噱,圅舌也。——《广雅·释亲》

(3) 盛物的匣子、套子

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函封。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又如:剑函;镜函

(5) 传达消息或指示的信件(古代寄信用木函) 。如:函仪(信件礼物);函章(信件公文);函片(信件);函札(书信)

(6) 邮政 。如:函购

(7) 信封

发函伸纸,…。——《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

(8) 铠甲

函,铠也。——《广雅》

(9) 又如:函人(制造铠甲的工人)

动词

(1) 包含;容纳

席间函丈。——《礼记·曲礼》。注:“容也。”

夫函牛之鼎沸。——《淮南子·诠言》。注:“受一牛之鼎也。”

以函夏之大汉兮。——《汉书·扬雄传》。注:“包容也。”

函之如海。——《汉书·叙传》。注:“读与含同。”

臣蜯函珠。——张衡《南都赋》

(2) 又如:函夏(包函诸夏。意指中国全部);函括(包含,包括);函盖(包含;概括)

(3) 容纳 。如:函牛(谓能容纳一头牛,指大鼎);函受(犹容纳;包容);函育(容纳化育);函席(谓能容一席的小地方)

(4) 用匣子或封套装盛

函梁君臣之首。——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5) 又如:函匣(谓置物于匣中);函封(用匣子盛而封之);函首(用匣子装盛人头)

(6) 致函;去信 。如:函请(用书信请求或邀请);函调(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函邀(用书信方式进行邀请)

(7) 陷入

若合而函吾中,吾上下必败其左右。——《国语·楚语上》

形容词

(1) 宽阔

伊兹都之函宏。——左思《吴都赋》。注:“宽大也。”

(2) 又如:函弘(广大。弘,或作宏)

函【子集下】【凵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男切,音含。《說文》舌也,又容也。《禮·曲禮》席閒函丈。

《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函蒙祉福常若期。《註》師古曰:函,包也。

《前漢·班固敘傳》函之如海。《註》讀與含同。《律歷志》太極函三爲一。《禮·樂志》人函隂陽之氣。

《玉篇》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燕非無函也,夫人而能爲函也。

《集韻》戸感切,音頷。《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函。《集韻》或作椷。《前漢·天文志》太白閒可椷劒。《註》謂可容一劒也。

《唐韻》《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𠀤音咸。匱也。

《集韻》或作㮀,木名。

或作䤴。《博雅》介鎧也,通作函。

《玉篇》書也。《晉書·殷浩傳》竟達空函。

姓。《廣韻》漢有豫章太守函熙。

漢複姓。漢末有黃門侍郞函治子覺。

函谷,關名。

通作咸。《周禮·秋官》伊耆氏共杖咸。《註》咸讀爲函,以此藏杖也。

《張有·復古編》圅又作函,亦筆迹小異。別作凾,非。

1.匣;封套:石~。全书共四~。

2.信件:来~。~授。

3.包容;包含。



函字组词

公函 来函 函件 函索 函授 函购 便函 函告 函电 修函 贺函 信函 书函 调函

函为谜底的谜语

山峰隐处水朦胧(打一字谜) 山径一弯带雨痕(打一字谜) 山以虚则能受泽(打一字谜) 山连水,水连山(打一字谜) 山间曲径马蹄痕(打一字谜) 一弯曲水入空山(打一字谜) 山水迷蒙添曲径(打一字谜) 一弯山水看不足(打一字谜)

函字组词造句

函数造句 函告造句 三角函数造句 偶函数造句 崤函之固造句 贺函造句 函括造句 便函造句 致函造句 书函造句 函调造句 函请造句 函授造句 公函造句 指数函数造句 函盖造句 函寄造句 二次函数造句 发函造句 邀请函造句 函大造句 函牍造句 私函造句 函电造句

函字成语

龙章凤函 鸿函钜椟 函盖充周 崤函之固 函盖乾坤 函矢相攻 鸿函巨椟 函盖干坤 函牛之鼎 竟达空函 泥封函谷 函电交驰 函幽育明

函的方言集汇

◎ 粤语:haam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m2 [梅县腔] ham2 [东莞腔] ham2 [客英字典] ham2 [台湾四县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宝安腔] ham2 [陆丰腔] ham3

说文解字

圅【卷七】【𢎘部】

舌也。象形。舌體𢎘。𢎘从𢎘,𢎘亦聲。肣,俗圅从肉、今。胡男切

说文解字注

(圅)舌也。舌在口。所以言別味也。圅之言含也。含於口中也。按大雅毛傳曰。臄者、圅也。通俗文云。口上曰臄。口下曰圅。毛、服之圅皆卽說文之?字。?、頤也。故服云口下。毛則渾言之。口上口下不分耳。陸氏音義引許圅舌也之云以釋毛。去之遠矣。許圅與?各字各義。毛、服用圅爲?。圅借爲含。如席閒圅丈、圅人爲甲是也。周頌。實圅斯活。傳曰。圅、含也。謂叚借也。舌體㔾㔾。从㔾。舌有莖而如荂蕾。故从㔾。象形。二字各本誤在舌體上。今正。謂?象舌輪郭及文理也。小徐云。說文篆如此。李陽冰非之。謂當作?。按如李說。易與臽混。今廣韵圅?別爲二字。則更非矣。㔾亦聲。胡男切。七部。

◎ 粤语:haam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m2 [梅县腔] ham2 [东莞腔] ham2 [客英字典] ham2 [台湾四县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宝安腔] ham2 [陆丰腔] ham3

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