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字意思拼音读音、组词解释及笔画数,念什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基本解释
- 说文解字
- 方言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
,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2)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3)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4)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5)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 饶阳。 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6) 驻扎 。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7) 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 明· 徐渭《雌木兰》
名词
(1) 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 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2)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3) 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4)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5)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6) 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7)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8) 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9) 营房,军营 。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10)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11)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 阵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軍【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𡗽《廣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𠀤音君。《玉篇》衆也。《周禮·地官》五師爲軍。《註》萬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又軍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註》謂威其不協僭差者。
又師所駐曰軍。《左傳·桓六年》軍於瑕以待之。《戰國策》軍于邯鄲之郊。《註》屯也。
又姓。冠軍侯之後,因氏。
又《說文》軍,圜圉也。一曰軍,兵車也。
(1)(名)军队:我~|陆~|八路~|解放~| 参~|裁~|生产大~|劳动后备~。
(2)(量)军队的编制单位;一军辖若干师:第一~|敌人的兵力估计有两个~。
军字组词
海军 军长 军部 军队 从军 军旗 军乐 空军 军人 军火 参军 红军 军师 亚军军为谜底的谜语
左轮护盖(打一字谜) 奉献爱心七十载(打一字谜) 挥手告别 (打一字) 有水不清洁 (打一字) 挥手自兹去(打一字谜) 见水污浊把手摇 (打一字) 消失日晖 (打一字) 古稀之年献爱心 (打一字)军字组词造句
千军万马造句 冠军造句 常胜将军造句 断头将军造句 军令如山造句 全军覆没造句 勇冠三军造句 孤军奋战造句 军阀造句 败军之将造句 狗头军师造句 北洋军阀造句 溃不成军造句 屯军造句 魏军造句 大树将军造句 进军造句 将军造句 犒赏三军造句 捻军造句 奉系军阀造句 军属造句 军功章造句 蝉联冠军造句军字成语
孤军奋战 千军万马 勇冠三军 异军突起 狗头军师 横扫千军 全军覆没 断头将军 常胜将军 溃不成军 军令如山 败军之将 右军习气 大树将军 避军三舍 笔扫千军 军临城下 覆军杀将 残军败将 孤军作战 犒赏三军 孤军深入 全军覆灭 买马招军军的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说文解字
軍【卷十四】【車部】
圜圍也。四千人爲軍。从車,从包省。軍(車),兵車也。舉云切〖注〗𡗽,古文。
说文解字注
(軍)圜圍也。於字形得圜義。於字音得圍義。凡渾䡣煇等軍聲之字皆兼取其義。四千人爲軍。王氏鳴盛說此句必譌。按唐釋玄應引字林四千人爲軍。是呂忱之誤也。許書當作萬有二千五百人爲軍。見周禮大司馬職。旅篆下云。軍之五百人爲旅。師篆下云。二千五百人爲師。旣皆偁之、則此必偁無可疑者。百人爲卒。卄有五人爲㒳。不偁者以其制於字義相遠耳。若万二千五百人以爲圜圍。乃此篆之所由製。从包省。从車。包省當作勹。勹、裹也。勹車、會意也。舉云切。十三部。車、逗。兵車也。上車各本誤軍。今正。此釋从車之意。惟車是兵車。故勹車爲軍也。
◎ 粤语:gwa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