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字意思拼音读音、组词解释及笔画数,念什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基本解释
- 说文解字
- 方言
chě---chǐ
名词
(1)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如“工尺”
(2) 另见
名词
(1)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2)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说文》
(3) 按,古代长度单位。各代制度不一。如:尺一(尺一板、尺一书、尺一牍、尺一诏等都是指诏书。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尺一”又指书信)
(4) 。中医诊脉部位之一。手掌后桡骨高处下为寸;寸下一指处为关;关下一指处为尺。如:尺中(尺脉)
(5) 尺子,量长度的器具 。如:平行尺;折尺;滑尺
(6) 喻法度或标准 。如:尺墨(法规,法制)
(7) 像尺一样的条状物 。如:镇尺;戒尺;尺简(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尺疏(奏章)
(8) 信件,信札 。如:尺书(书,信;书籍);尺素(短笺,书信)
形容词
(1) 喻短小或狭小的
尺泽之蜺也。——《后汉书·对楚五问》
(2) 又如:尺土(形容极为狭小的土地);尺地(极少的土地);尺铁(短小的铁制武器)
(3) 另见
尺【寅集上】【尸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石切,音赤。《說文》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動衇爲寸口,十寸爲尺,規矩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體爲法。《家語》布指知尺,舒肱知尋。《前漢·律歷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蔡邕·獨斷》夏十寸爲尺,殷九寸爲尺,周八寸爲尺。《周禮·司市》疏置丈尺於絹布之肆。
又大尺曰施。《管子·地員篇》其施五尺。《註》施音遺,大尺之名。
又《小爾雅》五尺謂之墨。《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註》五尺爲墨,倍墨爲丈。今木工各用五尺以成宮室,其名爲墨,則墨者工師之五尺也。
又《唐輦下歲時記》二月朔日爲中和節,賜大臣戚里尺,謂之裁度民閒。
又法三尺,謂以三尺竹𥳑書寫法律,故俗謂舞文爲弁髦三尺。今以三尺爲𠛬具,非也。
又叶昌約切,音綽。《詩·魯頌》是尋是尺。叶下作若。《韻會》通作赤。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尺字组词
米尺 尺寸 皮尺 尺子 卷尺 戒尺 尺牍 表尺 尺骨 尺度 尺码 英尺 进尺 界尺尺为谜底的谜语
屋里空如也,翻帘风动,声如泣(打一字谜) 人口结构度兴衰(打一字谜) 尽可能省点再省点 (打一字) 后来居上(打一字谜) 尽是缺点 (打字一) 春末夏初昼渐长 (打一字) 站着百分高,躺着十寸长。裁衣做数学,它会帮你忙(猜一日常用品)尺字组词造句
得寸进尺造句 垂涎三尺造句 百尺竿头造句 尺短寸长造句 咫尺天涯造句 咫尺造句 尺有所短造句 尺寸之功造句 尺寸之地造句 矩尺造句 尺幅千里造句 尺树寸泓造句 寸土尺金造句 比例尺造句 尺蠖之屈造句 六尺之孤造句 一尺造句 近在咫尺造句 尺牍造句 冰冻三尺造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造句 尺子造句 丁字尺造句 尺度造句尺字成语
垂涎三尺 百尺竿头 近在咫尺 咫尺天涯 尺有所短 得寸进尺 寸进尺退 尺壁寸阴 天涯咫尺 鱼传尺素 昂藏七尺 寸土尺金 尺璧寸阴 尺布斗粟 尺短寸长 尺树寸泓 斗粟尺布 尺幅千里 咫尺千里 尺步绳趋 尺水丈波 枉尺直寻 百尺无枝 寸男尺女尺的方言集汇
◎ 粤语:ce2 cek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ak7 [陆丰腔] chak7 [梅县腔] ch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沙头角腔] cak7 [海陆丰腔] chak7 [宝安腔] cak7 [客语拼音字汇] cag5 [东莞腔] cak7
◎ 潮州话:ciêh4/cioh4 cê1
说文解字
尺【卷八】【尺部】
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十寸爲尺。尺,所以指尺䂓榘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爲法。凡尺之屬皆从尺。昌石切
说文解字注
(尺)十寸也。寸、十分也。禾部曰。十髮爲程。一程爲分。十分爲寸。又曰。律數十二。十二禾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漢志曰。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寸部下亦曰。人手卻一寸動𧖴謂之寸口。鄭注周禮曰。脈之大𠋫要在陽明寸口。疏云。陽明在大拇指本骨之高處與弟二指閒。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後一寸是也。按大拇指本高骨後一寸、許所謂人手卻十分也。卻者、𢇛也。𢇛者、拓也。人手竟又開拓十分得動脈之處、是曰寸口。凡寸之度取象於此。十寸爲尺。十其長是爲尺。尺、逗。所㠯指尺規榘事也。指尺當作指𢇛。聲之誤也。指𢇛猶標目也。用規榘之事。非尺不足以爲程度。尺居中。下可晐寸分。上可包丈引也。漢志曰。寸者、忖也。尺者、蒦也。尺𢇛蒦三字同韵。从尸。主也。从乙。會意。昌石切。古音在五部。古書亦借赤爲之。毛晃曰。宋時案牘如此。乙、逗。所識也。漢武帝讀東方朔上書未盡。輒乙其處。題識之意也。以榘尺記識所度、故從乙。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
◎ 粤语:ce2 cek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ak7 [陆丰腔] chak7 [梅县腔] ch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沙头角腔] cak7 [海陆丰腔] chak7 [宝安腔] cak7 [客语拼音字汇] cag5 [东莞腔] cak7
◎ 潮州话:ciêh4/cioh4 c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