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 作者朱孝臧的诗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

近代:朱孝臧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近代。朱孝臧。春云深宿虚坛,磬初残,步绕松阴双引出朱阑。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

chūnyúnshēn宿tán
qìngchūcán
ràosōngyīnshuāngyǐnchūzhūlán
chuīduàn
huángxiàn线
shìsānggān
yòushìyángxiàcāngshān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朱孝臧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全诗,朱孝臧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古诗,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翻译,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译文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赏析

  景语乃是情语,这首词除“无语”二字略带情绪色彩外,其余全是写作者眼中景观。视线随足迹从幽森处引向开朗,由密境导向疏境。可是心情却反之,情绪流向逆而行,愈到高远开阔处,愈忧郁,愈感苍茫下沉。小令见大手笔,此为一例。与通常的词作中明说、多说“登高”而愁迥然不同的是,这首词于不动声色处见殷忧,见悲凉。词的高老雄苍的意味,集中在下片三个三字句,平而奇、淡而雄、轻点见奇崛。桑乾滚滚,高处言之,只“一线”,而且是“吹不断”的一线,以话语来强化一种劲气。一线桑乾,本“吹不断”,这是不用说的,但这一线浑浑之水,象征着太多的事物,是世事,是人心,也是作者一己郁塞的心绪。“黄一线”远流而去,与夕阳、苍山同构成一幅混茫、悲凉色调的画面。“无语”二字的灵动之势及深包的内涵,使画面涂上黯淡光色,意境即出。作者眼中所见,纯是心中所想,“吹不断”,“一线”与“无语”均系以情写景的文字,但这些文字构成的则是浑成的整体景观。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译文及注释

①乌夜啼:词牌名,此词牌即“相见欢”,与又名“圣无忧”、“锦堂春”之“乌夜啼”非一调。此调原为唐代教坊曲,又名“秋夜月”、“上西楼”。李煜用这一格律写的词中,即有将词牌名标为“乌夜啼”的作品。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瞻园:张仲炘号,仲炘,字慕京,湖北江夏人。1877年(光绪三年)进士,官至通政司参议,著有《瞻园词》。
戒坛:寺名,在北京西郊门头沟马鞍山。 
②桑乾:河名。源出山西马邑县桑乾山,流经河北西北部及京郊,下注永定河。此河又名浑河。

作者简介 朱孝臧[近代]

朱孝臧(1857~1931)晚清四大词家之一。一名祖谋,字古微、藿生,号沤尹、彊村,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光绪八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编修、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光绪三十年出为广东学政,因与总督龃龉,引疾辞官。民国二十年卒于上海。朱孝臧始以能诗名,为京官时,与王鹏运交,弃诗而专攻词。词作“融诸家之长,声情益臻朴茂,清刚隽上,并世词家推领袖焉。诗能入品。”著有词集《彊村语业》二卷,身后其门人龙榆生为补刻一卷,收入《彊村遗书》。更多

朱孝臧的诗(共10首诗) 《南乡子》《浣溪沙》《浣溪沙》《清平乐夜发香港》《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清平乐·夜发香港》《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南乡子·病枕不成眠》《浣溪沙·独鸟冲波去意闲》《浣溪沙·翠阜红匪夹岸迎》 近代古诗推荐 《试笔诗》《杂感》王国维《淀江道中口占》苏曼殊《题张苍水集》柳亚子《集定庵句,柬鹓雏、楚伧》宁调元《满江红庚辰中秋》汪精卫《咏菊》弘一《如此江山》秋瑾《半帷呻吟》俞平伯《满江红登蓬莱阁》吴佩孚《喜景梅九杜仲南旋留饮》张瑞玑《译嚣俄重展旧时恋书之作》马君武《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李大钊《亡命彭泽》熊亨瀚《哭母诗》瞿秋白《浣溪沙》况周颐《狱中诗》恽代英《蝶恋花》谭献《狱中月夜》刘伯坚《童谣》夏明翰《南乡子》王鹏运《随感》罗学瓒《韩江有感》丘逢甲《送儿上前线》任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