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太平洋遇雨》 作者梁启超的诗

太平洋遇雨

清代:梁启超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太平洋遇雨。清代。梁启超。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zònghénggènèrzhōu
làngtáotiāndōngliú
quèréntáonánjìn
yòuxiéfēngléizuòyuǎnyóu
太平洋遇雨,梁启超太平洋遇雨全诗,梁启超太平洋遇雨古诗,太平洋遇雨翻译,太平洋遇雨译文

太平洋遇雨译文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我乘船过太平洋见雨雾迷茫横贯亚洲美洲,远处水天相连浪涛好象在荡涤天地向东流去。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戊戌政变后的劫余人物不会被历史浪潮涤荡尽,今天我又怀着改革社会的雄心壮志作远游。

太平洋遇雨注释

1 纵横:形容雨雾迷茫,无边无际。 2 亘:横贯,从此端直达彼端。 3 二洲:指亚洲、美洲。太平洋东接美洲,西接亚洲。 4 浪淘天地:形容浪涛好象在荡涤天地。 5 却余人物:指戊戌改变后的劫余人物,包括诗人自己。 6 淘难尽:指维新变法的人物没有杀尽。 7 风雷:诗人借以比喻自己怀有改良社会的雄心壮志。 8 远游:指诗人远游美州。

太平洋遇雨赏析

  诗作于戊戌政变后一年由日赴美途中。船行太平洋上,大雨倾盆,作者遂即景抒情。前句通过“纵横”、“二洲”,写出雨量之大,雨势之猛。次句在写景中加以夸张与想象。眼前大雨巨浪,使他产生联想:它似将荡涤天地间的污浊而后东流。言为心声,故“浪淘”两字,表现出作者渴望驱除现实中黑暗势力的心愿。诗句浅近,气势磅礴,意境阔大,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作者简介

梁启超[清代]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更多

梁启超的诗(共171首诗) 《太平洋遇雨》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读陆放翁集》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自励》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揅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自励》 平生最恶牢骚语,作态呻吟苦恨谁。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立身岂患无余地,报国惟忧或后时。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誓将适彼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问政求学观其光。乃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腊月晦日之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