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作者卢挚的诗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元代:卢挚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
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
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
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元代。卢挚。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liǔméngyānxuěcānchà
quǎnfèicháijīng
yànchàmáo
lǎopénbiān
tiánjiāwēngǎo
bìn
sāngzhèwàiqiūqiānér
shuāngxiéchāhuāzhī
zhuǎnmiǎnshí
yīngtànhángrén
shàngóshī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全诗,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古诗,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翻译,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译文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译文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柳树萌芽,像飘浮着一层嫩绿色的轻烟。梨花似雪,参差地交杂在柳枝中间。柴门外狗儿在叫,茅屋顶上燕了呢喃。一对白发的农家老夫妻正围着老瓦盆饮酒用饭。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注释

1 参差:不整齐。柴门。用林木棍、荆条搭成的院门。 2 茅茨:茅屋的屋顶。这里指屋檐。 3 老瓦盆:指民间粗陋的酒器。 4 媪:年老的妇人。 5 柘:桑树,常绿灌木,叶可喂蚕。 6 髻双鸦:即双丫形的发髻。 7 转眄移时:转眼斜视多时。眄,斜视。 8 哦:低声吟咏。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赏析

鬓发已白的夫妇,活泼天真的孩子;似雪的梨花,朦胧的柳树;还有荆门上的犬吠,茅茨上的燕语,一幅天然的没有任何雕饰的美丽画卷:人与人和谐,物与物相融,各安其位,自然和谐。更有意思的是那桑柘树上荡着秋千的孩子,梳着发髻,插着花枝,闲适、快乐,却被我这路人吸引,她好奇的顾盼,眸子里的疑问,只因我在摇头晃脑地吟诗。江山一片秀,温暖在心头。这是作者眼中的美,不仅美在景,更是美在一片和谐的人间之情。作者用清丽的笔法、温和的色彩,表现出曲中人陶然忘机的情怀和一片生机盎然的农家生活情趣。[4]

这支曲子所写景象喜人,表现出作者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和浓烈的平民意识。此曲抒写作者于清明前的寒食节在新野道中看到的农村初春景象。开头三句是写农村的自然风光。接着是写农村老年人的悠闲生活。“桑拓”两句是写农村孩子们的快乐生活。最后三句是写作者看到这些迷人的景象后,感到无比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转眄移时”,在马上不住吟诗称颂。

作者简介

卢挚[元代]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更多

卢挚的诗(共57首诗)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沉醉东风·七夕》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沉醉东风·题红叶清流御沟》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殿前欢·酒杯浓》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疏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双调·寿阳曲》 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把灯吹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