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译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清平乐.村居注释
清平乐.村居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所作。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抗金的政治主张,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压。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所以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清平乐.村居赏析
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 上片第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小”,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自己感到亲切悦耳(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现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动,只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所以用了一个反问句:“这是谁家的老人呢?”然后转入对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绘。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比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更合情理。 下片写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都是写非正式劳动成员在搞一些副业性质的劳动。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 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简介
辛弃疾[宋代]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更多
辛弃疾的诗(共1635首诗)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送剑与傅岩叟》 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满江红》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相思字,空盈幅,相思章,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卜算子修竹翠罗寒》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