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作者牛希济的诗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五代:牛希济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
此中真境属神仙。
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
橘林霜重更红鲜。
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五代。牛希济。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dòngtínglàngzhǎnqíngtiān
jūnshāndiǎnníngyān
zhōngzhēnjìngshǔshénxiān
lóuzhūdiàn殿
xiāngyìngyuèlúnbiān
wànpíngqiūlěng
xīngchénchuíyǐngcānrán
línshuāngzhònggēnghóngxiān
luóshānxià
yǒuànxiānglián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全诗,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古诗,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翻译,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译文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译文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点凝烟。此中真境属神仙。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洞庭碧波荡涤着万里晴空,君山一点仿佛凝在烟波中。山中的美景真是神居仙境,楼阁如玉砌,殿堂连珠影,镶嵌在月轮边上,与明月相映。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平湖万顷凝着秋色的清冷,天边闪烁着时隐时现的晨星。经霜的橘林色更鲜浓。听人传说,罗浮山下,有暗道与仙境连通。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注释

1 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 2 真境:神仙境界。 3 玉楼珠殿:指君山上的湘妃祠。 4 参然:星光闪烁,时隐时现的样子。 5 罗浮山:仙山名,在广东省增城、博罗、河源等县间,长达百余公里,风景秀丽。相传罗山之西有浮山,为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传称葛洪曾得仙术于此,被道家列为第七洞天。

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赏析

牛希济《临江仙》共七首,都是咏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点是语言芊绵温丽,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其凭吊凄凉之意,蕴含其中,深得咏史之体裁。

这首词咏罗浮仙子。上片“洞庭”两句,极言洞庭之大,写景颇佳。下片好在景与情生,仙有人情。“万里平湖秋色冷”,着一“冷”字,境界全出,极妙。

此词作者运用了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充分地驰骋想象,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洞庭湖的神韵。词中描写的洞庭秋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真幻难辨。洞庭素称“八百里”,说波浪连天,湖中君山犹似一点,虽不免夸张,终属真境;说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楼珠殿”,与明月交辉,则是神话传说,属幻境。说湖中星影参差,随波上下,湖畔霜华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说洞庭与千里之外岭南的罗浮山相连,却是传闻之词,应属幻境。真境,固然歌颂了山河壮阔,幻境,又为这壮阔著上虹霓船的奇丽色彩。真真幻幻,虚虚实实,共同构成这阔大的词境共同衬托出词人阔大的襟怀。

此词在语言运用上,崇尚自然平易,“甚蕴藉有情致”(郑振铎语),给人一种清新明丽的感觉。

作者简介

牛希济[五代]

五代词人。(872?~?)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更多

牛希济的诗(共17首诗) 《生查子》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奉诏赋蜀主降唐》 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唐主再悬新日月,蜀王难保旧山川。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数尽年。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酒泉子》 枕转簟凉,清晓远钟残梦。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去年书,今日意,断人肠。《中兴乐(即湿罗衣)》 池塘暖碧浸晴晖,濛濛柳絮轻飞。红蕊凋来,醉梦还稀。春云空有雁归,珠帘垂。东风寂寞,恨郎抛掷,泪湿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