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柳宗元的诗

种树郭橐驼传

唐代: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驼闻之,曰:
“甚善。
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
”  问者曰: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驼曰: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旦暮吏来而呼曰:
‘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  问者曰:
“嘻,不亦善夫!
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



guōtuótuó
zhīshǐmíng
bìng
lóngránháng
yǒulèituótuózhě
xiāngrénhàozhītuó
tuówénzhī
yuē
shènshàn
míngdāng
yīnshěmíng
wèituótuóyún
xiāngyuēfēngxiāng
zàichángān西
tuózhǒngshù
fánchángānháorénwéiguānyóumàiguǒzhě
jiēzhēngyíngyǎng
shìtuósuǒzhǒngshù
huò
huó
qiěshuòmào
zǎoshífán
zhízhěsuīkuīxiào
néng
yǒuwènzhī
duìyuē
tuótuófēinéngshǐ使shòu寿qiě
néngshùnzhītiān
zhìxìngyāněr
fánzhízhīxìng
běnshū
péipíng
zhù
rán
dòng
shìruò
zhìruò
tiānzhěquánérxìng
hàichángér
fēiyǒunéngshuòmàozhī
hàoshíér
fēiyǒunéngzǎoérfánzhī
zhízhěrán
gēnquánér
péizhī
ruòguòyān
gǒuyǒunéngfǎnshìzhě
yòuàizhītàiēn
yōuzhītàiqín
dànshìér
ér
shènzhězhǎoyànshēng
yáoběnguānshū
érzhīxìng
suīyuēàizhī
shíhàizhī
suīyuēyōuzhī
shíchóuzhī
ruò
yòunéngwéizāi
wènzhěyuē
zhīdào
zhīguān
tuóyuē
zhīzhǒngshùér
guān
fēi
ránxiāng
jiànchángrénzhěhǎofánlíng
ruòshènliányān
érhuò
dànláiéryuē
guānmìngěrgēng
ěrzhí
ěrhuò
zǎosāoér
zǎozhīér
éryòuhái
suìértún
míngérzhī
érzhàozhī
xiǎorénchuòsūnyōngláozhě
qiěxiá
yòufánshēngérānxìng
bìngqiědài
ruòshì
zhěyǒulèi
wènzhěyuē
shàn
wènyǎngshù
yǎngrénshù
chuánshìwéiguānjiè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全诗,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古诗,种树郭橐驼传翻译,种树郭橐驼传译文

种树郭橐驼传译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相雇佣他。观察橐驼种的树,有的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蜷缩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种树郭橐驼传注释

1 橐驼:骆驼。这里指驼背。 2 始:最初。 3 病偻:患了脊背弯曲的病。 4 隆然: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 5 有类:有些像。 6 号之:给他起个外号叫。号,起外号。 7 之:代词,指起外号事。 8 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名,称呼,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固,确实。当,恰当。 9 因:于是,就,副词。 10 舍:舍弃。 11 其名:他原来的名字。 12 谓:称为。 13 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 14 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 15 业:以……为业,名词作动词。 16 为观游:经营园林游览。为,从事,经营。 17 取养:雇用。 18 或:有的。 19 移徙:指移植。徙,迁移。 20 硕茂:高大茂盛。 21 早实:早结果实。实,结果实,名词做动词。 22 以:而且,连词,作用同“而”。 23 蕃:多。 24 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 25 窥伺:偷偷地察看。 26 效慕:仿效,慕也是效的意思。 27 莫:没有谁,代词。 28 如:比得上,动词。 29 有问之: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 30 橐驼:古人最郑重最恭敬的自称法,是自称其名,可译“我”。 31 寿且孳: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 32 木:树。孳,繁殖。 33 天:指自然生长规律。 34 致其性: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致,使达到。 35 焉尔: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36 凡:凡是,所有,表示概括,副词。 37 性:指树木固有的特点。 38 本:树根。 39 欲:要。 40 舒:舒展。 41 培:培土。 42 故:旧。 43 筑:捣土。 44 密:结实。 45 既然:已经这样。 46 已:(做)完了。 47 勿动:不要再动它。 48 勿虑:不要再担心它。 49 去:离开。 50 顾:回头看。 51 其:如果,连词。 52 莳:栽种。 53 若子:像对待子女一样精心。 54 置:放在一边。 55 若弃:像丢弃了一样不管。 56 则:那么,连词。 57 者:助词,无义。 58 不害其长:不妨碍它的生长。 59 而已: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60 硕茂: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61 早而蕃: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62 根拳:树根蜷缩。 63 土易:更换新土。 64 若不过焉:句中语气词,无义。 65 苟:如果,连词。 66 反是者:与此相反的人。 67 恩:有情义。这里可引申为”深“的意思。 68 忧之太勤:担心它太过分。 69 甚者:更严重的。甚,严重。 70 爪其肤:掐破树皮。爪,掐,作动词用。 71 以:表目的,连词,用来。 72 验:检验,观察。 73 生枯:活着还是枯死。 74 疏密:指土的松与紧。 75 日以离:一天天地失去。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 76 不我若:不若我,比不上我。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置于动词前。若,及,赶得上,动词。 77 之:助词,的。 78 道:指种树的经验。 79 之:代词,指种树之“道”。 80 官理:为官治民。理,治理,唐人避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为“理”。 81 而已:罢了。 82 理:治理百姓。 83 长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 84 烦其令:不断发号施令。烦,使繁多。 85 若甚怜:好像很爱(百姓)。 86 焉:代词,同“之”。 87 而:但,连词。 88 卒以祸:以祸卒,以祸(民)结束。卒,结束。 89 官命:官府的命令。 90 促尔耕:催促你们耕田。 91 勖:勉励。 92 植:栽种。 93 督:督促。 94 获:收割。 95 缫:煮茧抽丝。 96 而:通“尔”,你们。 97 绪:丝头。 98 缕:线。 99 字:养育。 100 遂:顺利地成长。 101 豚:猪。 102 聚之:召集百姓。聚,使聚集。 103 木:这里指木梆。 104 吾小人:我们小百姓。 105 辍飧饔:不吃饭。辍,停止。飧,晚饭。饔,早饭。 106 以:来,连词。 107 劳吏者:慰劳当差的。 108 且:尚且。 109 暇:空暇。 110 何以:以何,靠什么。 111 蕃吾生:繁衍我们的生命,即使我们的人口兴旺。 112 安吾性:安定我们的生活。性,生命。 113 病:困苦。 114 怠:疲倦。困苦又疲劳。像这样。 115 与吾业者:与我同行业的人,指“他植者”。 116 其:大概,语气词。 117 类:相似。 118 嘻:感叹词,表示高兴。 119 不亦善夫:不是很好吗?夫,句末语气词。 120 养人:养民,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 121 传:作传。 122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123 戒:鉴戒。

种树郭橐驼传创作背景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

种树郭橐驼传赏析

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此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全文共五段,一、二段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这二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

第一段,柳宗元写这篇传记,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性质。但这位种树的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接受。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

第二段,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其实这是省笔。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的自由。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在这一小段的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想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而下文却讲的是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的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的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的深度太不够了。从这里,作者暗示了一个道理。

第三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前后是正反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的写法,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这就回答了上段的问题,他们“莫能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继从管理的善与不善进行对比。“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橐驼的“勿动勿虑”,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正是最佳的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样的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想的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想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写橐驼种树,用的是整齐的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柳是儒、道两家思想的结合,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的消极的“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的积极的适应自然。

四、五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接着用铺陈的手法,把“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最后以“问者”的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综观全文,应注意三点: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性”,而不宜违逆其道;二是想要顺天致性,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样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的“养人术”。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通假字
1.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3.既然已(已通“矣”,了)
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断句)
2.倒装句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移之(于)官理,可乎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5.定语后置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名词作动词
1.病瘘,隆然伏行。病,患…病
2.早实以蕃。实,结果实
3.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作动词用,手抓,掐
4.而卒以祸。祸,受到祸害。
5..其莳也若子。子,对待子女
6.名我固当。名:称呼
7.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寿:活得长久
8.不知始何名。名:叫……名字
9.传其事以为官戒。传:记录,记载
10.移之官理可乎?官:做官
名词作状语
(1)旦视而暮抚。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
(3)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
形容词作动词
1.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动、形作动)
使动用法
(1)以致其性焉尔。致,使……达到
(2)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
(3)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结得早;蕃,使……多
(4)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荣。安,使……安乐。
(6)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烦,使……繁琐。
(7)遂而鸡豚。遂,使……长成,喂大。
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业,以……为职业
为动用法
传其事以为官戒。传为……作传
其培之也培为……培土
忧之太勤(虽曰忧之)忧:为……担忧
动词作名词
或移徙移徙,移栽的树

一词多义
1.病
病偻。(得…病)
故病且怠。(困苦)
2.害
不害其长。(妨碍)
其实害之。(伤害)
3.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4.故
其土欲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
故不我若也。(所以)
5.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上)
6.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7.而
鸣鼓而聚之。(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顺接,可译“于是”)
早织而缕。(通“尔”,你们)
8.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9.以
早实以蕃(而且)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用、来)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表目的,来)
以子之道(把)
10.名
不知始何名(名字)
甚善,名我固当(称呼)
11.业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官理,非吾业也(职业)

古今异义
1.故乡人号之“驼”。故乡(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今义:指家乡。)
2.既然已。既然(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不过(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小人(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6.得养人术。养人(古义:治理百姓;今义:养活别人)
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官理(古义:官治,当官治民;今义:官方之理,与“民理”相对。)

种树郭橐驼传题解

  《种树郭橐驼传》(zhòng shù guō tuó tuó zhuàn)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种树郭橐驼传背景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观点

  种树人有“勤虑害树”的错误,做官者也有“烦令扰民”之过。

  本文是带有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人物传记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言的。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作者简介

柳宗元[唐代]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更多

柳宗元的诗(共231首诗)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早梅》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通假字
1.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3.既然已(已通“矣”,了)
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非……也,表否定的判断句)
2.倒装句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移之(于)官理,可乎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5.定语后置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名词作动词
1.病瘘,隆然伏行。病,患…病
2.早实以蕃。实,结果实
3.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作动词用,手抓,掐
4.而卒以祸。祸,受到祸害。
5..其莳也若子。子,对待子女
6.名我固当。名:称呼
7.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寿:活得长久
8.不知始何名。名:叫……名字
9.传其事以为官戒。传:记录,记载
10.移之官理可乎?官:做官
名词作状语
(1)旦视而暮抚。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
(3)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
形容词作动词
1.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动、形作动)
使动用法
(1)以致其性焉尔。致,使……达到
(2)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
(3)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结得早;蕃,使……多
(4)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荣。安,使……安乐。
(6)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烦,使……繁琐。
(7)遂而鸡豚。遂,使……长成,喂大。
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业,以……为职业
为动用法
传其事以为官戒。传为……作传
其培之也培为……培土
忧之太勤(虽曰忧之)忧:为……担忧
动词作名词
或移徙移徙,移栽的树

一词多义
1.病
病偻。(得…病)
故病且怠。(困苦)
2.害
不害其长。(妨碍)
其实害之。(伤害)
3.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4.故
其土欲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
故不我若也。(所以)
5.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上)
6.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7.而
鸣鼓而聚之。(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顺接,可译“于是”)
早织而缕。(通“尔”,你们)
8.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9.以
早实以蕃(而且)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用、来)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表目的,来)
以子之道(把)
10.名
不知始何名(名字)
甚善,名我固当(称呼)
11.业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官理,非吾业也(职业)

古今异义
1.故乡人号之“驼”。故乡(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今义:指家乡。)
2.既然已。既然(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不过(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小人(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6.得养人术。养人(古义:治理百姓;今义:养活别人)
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官理(古义:官治,当官治民;今义:官方之理,与“民理”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