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江南曲》 作者李益的诗

江南曲

唐代: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江南曲,李益江南曲全诗,李益江南曲古诗,江南曲翻译,江南曲译文

江南曲译文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江南曲注释

1 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瞿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贾,商人。 2 朝朝:天天。 3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4 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5 弄潮儿:潮水涨时戏水的人,获指潮水来时,乘船入江的人。

江南曲创作背景

在唐诗中,有不少闺怨诗,闺怨诗写的是闺中怨妇。怨妇怨的是与夫婿分离,这些与妻子别离的夫婿主要有两类人,一为征夫,一为商人。唐代经济繁荣,商业已很发达,丝绸之路正是在那时开辟的,除与中亚各国交易外,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商人从事长途贩卖活动。商人长年累月出外经商,致使他们的妻子独守空房,便生出许多怨望来,这就是反映商人妇思夫的闺怨诗的内容。此类闺怨诗正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李益的这首《江南曲》就属于此类闺怨诗。

江南曲赏析

此诗用民歌体写作。因为是民歌体,所以身为文人的李益有意用民间的口语写作。整首诗明白如话,自始至终是一个商人妇自怨自艾,或是向人诉说的口吻。但是,整首诗明白如话,平易近人,那是指其语言而言,其内容却不平淡,而是平中有奇。这首诗吸取了乐府民歌的长处,语言明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诗歌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一位商人妇的心声。

前两句从语言到内容都是平易的,朴实无华的。得瞿塘的商人,总是延误我的约期,表现了一种自然朴素,甚至显得没有半点斧凿痕迹的叙述口气。

后两句语言还是平易的,依然朴实无华,而内容却陡起波折,忽发奇想,忽出奇语“早知潮水有信,悔不嫁给弄潮儿。”那凌波逐浪的弄潮健儿,该是随潮按时的来去,唯独自己远出经商的丈夫,却屡屡延误归期,让她多少次白白等待。“弄潮儿”至少会随着有信的潮水按时到来,不至于“朝朝误妾期”啊!她是仅仅取其如期而至这一点,并非对弄潮儿有特殊的好感,更非真的要嫁给弄潮儿。当然,丈夫自有丈夫的难处,她也未必真愿嫁给弄潮儿。这一点她也未必不清楚,之所以发以出人意外的奇,出以始终未及的寄语,只是为了一吐长久的积怨,一泄所适匪人的悔恨。思之切,恨之深,思、恨到了极点,便可能忽发天真之想,忽出痴人之语。这是思妇在万般无奈中生发出来的奇想。“早知”二字写出她幽怨的深长,不由得自伤身世,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既是痴语,也是苦语,写出了思妇怨怅之极的心理状态,虽然是想入非非,却是发乎至情。这种基于爱怜的怨怅,源于相思的气活,尽显江南女子的娇嗔之态。

这首诗运笔自然,但内在的逻辑很严密。思妇由夫婿“朝朝”失信,而想到潮水“朝朝”有信,进而生发出所嫁非人的悔恨,细腻地展示了由盼生怨、由怨生悔的内心矛盾。全诗感情真率,具有浓郁的民歌气息。此诗平中有奇,一是整首诗以平易的语言表现奇崛的内容,二是以常语作为奇语。后二句是奇语,但又是常语,并未刻意雕琢,似乎率尔而言,脱口而出,却成为传诵千年的奇语名句。

作者简介

李益[唐代]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更多

李益的诗(共258首诗) 《春夜闻笛》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上汝州城楼》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 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嫁与棹船郎,空床将影宿。不道君心不如石,那教妾貌长如玉。《隋宫燕》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