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清代:纳兰性德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清代。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倖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rén人shēng生ruò若zhī只rú如chū初jiàn见,,
hé何shì事qiū秋fēng风bēi悲huà画shàn扇??
děng等xián闲biàn变què却gù故rén人xīn心,,
què却dào道gù故rén人xīn心yì易biàn变。。
lí骊shān山yǔ语bà罢qīng清xiāo宵bàn半,,
lèi泪yǔ雨líng零líng铃zhōng终bù不yuàn怨。。
hé何rú如báo薄xìng倖jǐn锦yī衣láng郎,,
bǐ比yì翼lián连zhī枝dāng当rì日yuàn愿。。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全诗,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古诗,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翻译,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译文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赏析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创作背景
这首《木兰花令》常被我们当做爱情诗来读,其实只要稍微下一点功夫的话,就会在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也就是说,这首词是模仿古乐府的决绝词,写给一位朋友的。现在一般认为这个朋友就是指容若公子的知己,当时另一位诗词大家顾贞观。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清代]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更多
纳兰性德的诗(共377首诗) 《菩萨蛮》《采桑子》《清平乐弹琴峡题壁》《浪淘沙》《浣溪沙》《点绛唇咏风兰》《鹧鸪天》《生查子》《清平乐》《蝶恋花》《采桑子》《采桑子》《相见欢》《生查子》《如梦令》《如梦令》《蝶恋花》《采桑子》《卜算子新柳》《鹧鸪天》《昭君怨》《如梦令》《菩萨蛮》《菩萨蛮》 清代古诗推荐 《自题一绝》佚名《过柳泉寺·双树开精舍》李颖《一钱行赠林茂之》汪楫《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龚自珍《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八》朱彝尊《获鹿再咏》乾隆《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陈维崧《葬花吟》曹雪芹《乙己春闱谢戴醇士前辈画竹》曾国藩《满江红 赠魏二 》梁启超《念奴娇方景两先生庙》郑燮《鸡》袁枚《题梁任父同年》黄遵宪《情诗其十一》仓央嘉措《牡丹佛手画幛七绝》谭嗣同《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吴伟业《秦淮杂诗》王士祯《杂感》黄景仁《寒夜次潘岷原韵》查慎行《竹枝词》方文《打鲥鱼》吴嘉纪《钳头一章招华、杨诸公》李邺嗣《云州秋望》屈大均《马上看月》钱秉镫